人均30亩,大‘种/众’破小康
人均30亩,大‘种/众’破小康----小康的灯光!
小康门槛灯火亮,用千万大军攻占;
做个农民要力量,十年发奋种小康;
招商引资使广大农村(昆明等大城市以外)进小康--不可能!
旅游业发展使广大农村进小康--不可能!
第三产服务行业发展使广大农村进小康--不可能!
工业发展使广大农村进小康--不可能!
昆明等大城市发展带动广大农村进小康--不可能!
以上综合成果是否能拉动广大农村进小康--有点可能,希望不大!
您肯定想问我:‘不可能,有点可能’应该作出解释!
----我会回答您:不用解释,因为这是常识!假如您没有正式工作,稳定收入,仅靠零碎收获,是否能使您过上幸福生活呢?回答--简单而肯定--不可能!3000千万农村人不会因旁枝侧枝的经济而过上幸福生活,问题还得--正面来解决,扬汤止沸多此一瓢!
综合以上不可能,我们回头审视农村发展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农业生产发展上,哪吗如何进入小康呢?来分析一下,我们人均耕地有限,水田有限,即使科学发展,在人均几分水田,几分地的状况下,实现小康是不可能----反向山区,山区仍有广大发展地域,果林-经济林建设如火如荼。现在,探讨这个问题‘人均几分水田,几分地+人均几亩果林--推动农村人口进入小康’!
几千来,民间流传着一个农民们--美丽的心愿‘30亩地一条牛,老婆孩子热炕头’;当人均拥有经济土地‘30亩’时,我们来看农民的家庭----以现今每亩最低产400元计算,30亩收入为1.2万元。我们人均耕地很少,这必然是山地果林,山地果林在成熟后,基本不需要强劳动力,每个四口之家至少可以务一份工,收入假定为一万元/年。这样得出这个四口之家收入5.8万元/年,正是‘小康之门’!
云南有广阔的山区,广大的荒山野岭,人均有望达到30亩。所以,我们得出农村小康线的门槛‘人均30亩山地经济’----冲刺小康,发展口号----《人均30亩,大‘种/众’破小康》!
大‘种’,特‘种’,发动群众--人均30亩,大‘种/众’破小康!
(老农山地生产技术:春前刨好山地,春雨到来种新粮,几个月雨季过后,粮食庄稼基本成熟或果树苗枝叶茂盛--提前挖好树坑,春雨来种树亩,两个月内,人种30亩/年。五个月雨过后,基本成活,四年完成120亩/人。)
太平盛世物产王,家家堆满谷物粮;
想知农户富裕早,请看他家收多少;
----《粮.产--铁定乾坤》 随便看看~~~~~~~~~~ 路过帖子有点深奥,呵呵~~~~~~~~~~~~ 不过我看过狼图腾,最后那个草原都被破坏了,要是每个人都分到30亩,跟内蒙古一样为了经济都去养山羊把草原都破坏了
所以呀,我觉得还是不要物尽其用好,留点余地 种树是不错,得结合实际情况看
页:
[1]